液壓機爬行是液壓傳動中經常出現的不正常運動狀態,輕微時出現目光不易察覺的振動,嚴重時將出現大距離的跳動
液壓傳動中的爬行現象是很有害的,特別是在磨床液壓系統中,執行機構出現爬行,就不能磨削出合格工件。例如,磨床工作臺產生爬行時,被磨工件表面粗糙度高;另外,像坐標鏜床對工作位置要求很髙的機床產生爬行,很難實現精確定位。因此,消除爬行現象對于改善液壓系統穩定性和提高機床加工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爬行現象一般發生在低速運動,在實際運動中,產生爬行多半與載荷大小、滑動表面的面壓、別勁以及供油狀況等問題有關。出現爬行現象時,除了應査明液壓油本身問題外,還必須對其外部條件加以調査研究,以便進行綜合分析。
C1) 液壓缸阻力過大
液壓缸阻力過大俗稱別勁,它是液壓缸產生爬行現象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對液壓缸阻力過大的原因進行分析
①由于裝配不當,引起液壓缸別勁液壓缸裝配不當很容易造成別勁,因此液壓缸裝配時,應嚴格執行裝配工藝要求。液壓缸裝配后,活塞、活塞桿運動時,不應受彎、扭力的作用,密封摩擦阻力適宜,潤滑條件良好等。
②因載荷反作用力使液壓缸歪斜,引起別勁這種情況是液壓缸工作時產生的別勁現象。無載荷時,多數場合檢査不出來。帶地腳的液壓缸,因安裝地腳剛性不足,引起的撓性變形就是屬于這種情況。
檢測方法是:在液壓缸與載荷之間,連接牽引力測定器,或在活塞桿滑動部分的頂端貼上應變儀傳感器進行測定求出實際載荷與液壓缸實際運動時所產生牽引力的差值,便可確定
③大行程液壓缸的別勁現象臥式的大行程液壓缸,當活塞從缸體的最里位置或活塞從最外位置(即活塞碰到活塞桿伸出一側端蓋時的位置)開始運動時活塞桿工作條件處于最不利的情況,尤其是前一種情況最為危險。因活塞桿的重力對活塞產生一個傾倒力矩,造成活塞滑動部位兩端的接觸面壓力極大增高^ 活塞桿襯套上也存在同樣的情形,活塞桿的轉矩也作用在襯套滑動部位的兩端局部圓面上,形成很大的表面接觸壓力。表面接觸壓力過大時,造成滑動面斷油將出現爬行現象。
活塞進人缸體最里位置時,產生的活塞面壓異常増髙,從外部結構來看,并無解決辦法。為防止面壓升高,可減輕活塞桿的重量,增加活塞的寬度。例如采用無縫鋼管作活塞桿,活塞體加長,外層鑄上銅合金或加聚甲醛支承環作為滑動部分等。
④缸壁和襯套的燒結現象前述故障進一步發展,便可能發生燒結現象如果缸內進有異物,便加快燒結故障的發生^ 發生燒結部位的工作阻力增髙,此時液壓缸將不能平滑運行
( 2 ) 密封圈對爬行的影響
液壓缸產生爬行現象,受密封件的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液壓缸運動速度在5mm/s以下運行時,應該設法防止爬行現象產生。如果用通常辦法解決無效,應對密封圈的選擇加
以注意D 有時必須采用特殊的密封形式才能防止爬行產生D為了消除爬行現象,密封圈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a .密封材料的動摩擦阻力與靜摩擦阻力之差要。
b .密封件結構合理,滑動阻力;
c .密封件的剛性要大,當受到拉伸力作用時,伸長量。
d .理想密封件的材料,應該是具有負的阻力特性,即滑動速度增大時,阻力也增大0 0 形密封圈 0 形密封圈是依靠強制的體積變形,即擠壓作用增大接觸面壓力來實現密封作用的在低壓下使用時,因其動摩擦阻力與靜摩擦阻力之差較大,所以容易出現爬行現象。
© U 形密封圈U 形密封圈是在無壓時依靠唇緣變形的反作用力,產生面壓以達到密封效果的。然而,隨著內壓的增髙,密封圈滑動部分的面積亦增大,接觸面壓力也增加t 密封效果得到提高,但靜摩擦和動摩擦阻力之差也變大了。由于內壓增高也影響到橡膠的彈性,使唇緣的接觸阻力增大,U 形密封圈將發生傾倒及唇緣伸長引起爬行現象靜阻力比動阻力髙,是因為唇緣與滑動面之間的潤滑油膜被破壞以及橡膠被措向滑動表面的作用力,壓人凸四不平
的表面造成的^
為了防止密封圈傾倒,可采取加支撐環的方法,如圖2-28所示,以達到保持密封圈的穩定。如果U 形密封圈質量不佳,密封圈的底邊一開始滑動時,即使在低壓情況下也會發生密封圈的傾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