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口壓力幾乎等于進口壓力,不減壓這一故障現象表現為:戚壓閥進出口壓力接近相等,而且出口壓力不隨調壓手柄的旋轉調節而變化D 產生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下
①因主閥芯上或閥體孔沉割槽棱邊上有毛刺或者主閥芯與閥體孔之間的間隙里卡有污物,或者因主閥芯或閥孔形位公差超差,產生液壓卡緊,將主閥芯卡死在最大開度(;ymax) 的位置上,如圖3 -1 9所示,由于開口大,油液不減壓。此時可根據上述情況分別采取去毛刺、清洗和修復閥孔和閥芯精度的方法予以排除。
© 因主閥芯與閥孔配合過緊,或裝配時拉毛閥孔或閥芯,將閥芯卡死在最大開度位置上,此時可選配合理的間隙^ J 型減壓閥配合間隙一般為0, 007~0. 0 1 5m m ,配前可適當研磨閥孔,再配閥芯。
③主閥芯短阻尼孔或閥座孔堵塞,失去了自動調節機能,主閥彈簧力將主閥推往最大開度,變成直通無阻,進口壓力等于出口壓力^ 可用奵.0m m 鋼絲或用壓縮空氣吹通阻尼孔,并進行清洗再裝配。
④ 對J 型減壓閥,帶阻尼孔的阻尼件是壓人主閥芯內的,使用中有可能因過盈量不夠而沖出。沖出后,使進油腔與出油腔壓力相等(無阻尼),而閥芯上下受力面積相等,但出油腔有一彈簧,所以主閥芯總是處于最大開度的位置,使出口壓力等于人口壓力。此時需重新加工外徑稍大的阻尼件并重新壓人主閥芯。
⑤ J F型減壓閥,出廠時泄油孔是用油塞堵住的。當此油塞未擰出而使用時,使主閥芯上腔(彈簧腔)困油,導致主閥芯處于最大開度而不減壓。J 型管式閥與此相同。J 型板式閥如果設計安裝板時未使L 口連通油池也會出現此現象。
⑥ 對J 型管式閥,拆修時很容易將閥蓋裝錯方向(錯90°或1 8 0 ° ) ,使外泄油口堵死,無法排油,造成同上的困油現象,使主閥頂在最大開度而不減壓。修理時將閥蓋裝配方向裝對即可
⑦ 對J F型減壓閥,頂蓋方向裝錯時,會使輸出油孔與泄油孔相通,造成不減壓,也須注意。
( 2 ) 出口壓力很低,即使擰緊調壓手輪,壓力也升不起來
①減壓閥進出油口接反了:對板式閥為安裝板設計有錐,對管式閥是接管錯誤J 型減壓閥的進出油口跟Y 型溢流閥的進出油口剛好相反。用戶使用時請注意閥上油口附近所打的鋼印標記(P h P2、L 等字樣),或查閱液壓元件產品目錄,不可設計錯和接錯。
②進油口壓力太低,經減壓閥芯節流口后,從出油口輸出的壓力更低,此時應査明進油口壓力低的原因(例如溢流閥故障h
③減壓閥下游回路負載太小,壓力建立不起來,此時可考慮在減壓閥下游串接節流閥
來解決。
® 先導閥(錐閥)與閥座配合面之間因污物滯留而接觸不良,不密合;或先導錐閥有嚴重劃傷,閥座配合孔失圓,有缺口,造成先導閥芯與閥座孔不密合,如圖3 -2 0所示。
⑤ 拆修時,漏裝錐閥或錐閥未安裝在閥座孔內對此,可檢查錐閥的裝配情況或密合情況。
⑥主閥芯上長阻尼孔被污物堵塞,如圖3 -2 1所示,P2 腔的油液不能經長阻尼孔e 流入主閥彈簧腔,出油腔P2 的反饋壓力傳遞不到先導錐閥上,使導閥失去了對主閥出口壓力的調節作用。阻尼孔堵塞后,主閥P3 腔失去了油壓的作用,使主閥變成一個彈簧力很弱(只有主閥平衡彈簧)的直動式滑閥,故在出油口壓力很低時,便可克服平衡彈簧的作用力而使戚壓閥節流口關。篤— , 這樣進油口壓力負經3;mi„節流口大幅度降壓至負,使出油口壓力上不來a 應使長阻尼孔通暢。
© 先導閥彈簧(調壓彈簧)錯裝成軟彈簧,或者因彈簧疲勞產生永久變形或者折斷等原因,造成/»2 壓力調不高,只能調到某一低的定值,此值遠低于減壓閥的最大調節壓力。
⑧調壓手柄因蜾紋拉傷或有效深度不夠,不能擰到底而使得壓力不能調到最大⑨閥蓋與閥體之間的密封不良,嚴重漏油。產生原因可能是0 形圈漏裝或損傷,壓緊螺釘未擰緊以及閥蓋加工時出現端面平面度誤差,一般是四周凸,中間凹。
⑩ 主閥芯因污物、毛刺等卡死在小開度的位置上,使出口壓力低?蛇M行清洗與去毛刺。
( 3 ) 不穩壓,壓力振擺大,有時噪聲大,根據相關標準的規定,J 型減壓閥壓力振擺為±0. I M P a ,J F 型為±0. 3 M P a ,超過此標準為壓力振擺大,不穩壓。
① J 型與J F 型減壓閥為先導式,先導閥與溢流閥通用,所以產生壓力振擺大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可參照溢流閥的有關部分進行。
②減壓閥在超過額定流量下使用時,往往會出現主閥振蕩現象,使減壓閥不穩壓,此時出油口壓力出現“升壓— 降壓— 再升壓— 再降壓” 的循環,所以一定要選用適合型號規格的減壓閥。
③泄油口 L 受的背壓大,也會產生壓力振擺大和不穩壓的現象,泄油管宜單獨回油。
④ 彈簧變形或剛度不好(熱處理不好),導致壓力波動大,可更換合格的彈簧。
( 4 ) 工作壓力調定后出油口壓力自行升高
在某些減壓控制回路中,減壓閥的出口壓力是用來控制電液換向閥或外控順序閥等的控制油液壓力大小的,當電液換向閥或外控順序閥換向或工作后,減壓閥出油口流量變為零,但壓力還需保持原先調定的壓力。這種情況下,因閥出口流量為零,流經減壓口的流量只有先導流量。由于先導流量很少,一般在2 L / m i n 之內,因此主閥減壓口基本上接近全關位置(開度極。,先導流量由三角槽或斜錐面處流出,如果主閥芯配合過松或磨損過大,則泄漏量增加。按流量連續性定理,這部分泄漏量也必須從主閥芯阻尼孔流來,即流經阻尼孔的流量由先導流量和泄漏量兩部分構成,而阻尼孔面積和主閥彈簧腔油液壓力未變(彈簧腔油液壓力由巳調好的調壓彈簧預壓縮量確定),為使通過阻尼孔的流量增加,必然引起主閥下腔油液壓力的升高。因此,當減壓閥出口壓力調定后,如果出口流量為零時,出口壓力會因主閥芯配合過松或磨損過大而升高。
( 5) 泄漏嚴重
泄漏嚴重的原因基本上同溢流閥,可參照進行檢修、排除。